2月26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聯合上??茖W智能研究院共同研發的「AI心醫生」--觀心大模型CardioMind?。猓澹簦岚嬲桨l布,標志著我國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從通用型向??苹~出關鍵一步,為心血管疾病診療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注入新動能。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顯示,當前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數達3.3億,對國民健康乃至社會發展影響巨大。作為國內首個深耕心血管??频尼t療大模型,該系統通過整合多模態診療數據與頂尖醫生經驗,實現了從病史采集到輔助診斷的全流程智能化,實現了AI技術在垂直醫療領域的重大突破。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右三)、顧建英書記(左三)、周儉院長(右二)、錢菊英副院長(右一)、上??茖W智能研究院漆遠院長(左二)、訊飛醫療陶曉東博士(左一)共同為觀心大模型CardioMind?。猓澹簦岚姘l布揭幕。
從「人機對話」到臨床落地
教會AI像頂級專家一樣思考
2018年東方心臟病學會議的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與AI機器人「小葛」的一場對話,首次向心血管學界展示了人機協作診療的構想。
7年后,這一構想成為現實?!讣夹g的爆發式發展遠超預期?!垢鹁ǜ锌?,「當年我們討論的還是AI能否理解醫學知識,如今它已經能夠深度參與疾病診斷和臨床決策?!?/p>
「我們不僅喂給AI數據,更教會它像頂尖專家一樣思考?!垢鹁ㄔ诎l布會現場指出,2024年,中山醫院心內科年門診量高達82萬人次。盡管科室匯聚了頂尖的心血管專家團隊,且始終兢兢業業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但仍存在人均問診時間短使得患者體驗不佳,亞??萍毣瘜е箩t生知識局限等問題,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現漏診、誤診。
「AI心醫生」的問世,旨在減少誤診漏診現象,提升患者就醫體驗,讓每一位患者都能獲得更安心、更精準的醫療服務。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
不同于通用的AI模型,該款大模型展現出鮮明的??苹卣?,專注于心血管領域,「深耕細作,術有專攻」,葛均波介紹道。其知識庫精準聚焦心血管疾病,涵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各亞??祁I域。
與此同時,該大模型也能夠做到博采眾長,不僅關注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還綜合考慮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比如是否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
據葛均波透露,該款大模型的研發與訓練在常規心血管疾病指南、文獻輸入的基礎上,還輸入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積累的數十萬份電子病歷和心內科醫生思維,以及從「名院大查房」等品牌線上項目中提煉的疑難病例診療邏輯。
系統突破單一文本數據分析,實現了心電圖、超聲影像、實驗室檢查等多模態數據的整合推理。其包含就診系統與問詢系統,可以精準解析患者主訴,結合病史和檢查數據,自動生成結構化電子病歷,完成智能病史采集;進一步根據病史,結合多模態數據深度推理,生成智能輔助診斷;內置的心血管醫學??浦R庫,讓其能夠精準回答心血管??茊栴},實現智能知識問詢。
更引人注目的是系統的人文設計,除了個體化交流、簡化醫學術語、提供健康教育等基本功能外,其還特別植入心理評估模塊,能夠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醫療AI的目標是提升每一個環節的醫療質量,讓優質醫療觸手可及?!垢鹁ǖ脑捳Z,揭示了這場智能革命的深層價值。
中山醫院將推出更多大模型
助力建設成為首家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
「'AI心醫生'的發布,是中山醫院優勢學科、頂尖專家團隊與頂尖IT團隊通力合作的成果,也代表了未來醫院高質量發展、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箯偷┐髮W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顧建英指出,葛均波院士帶領團隊做了很好的探索與實踐,成為中山醫院科室擁抱AI,為診療賦能的示范性案例,也將成為其他學科、其他科室學習的樣板。
顧建英介紹,中山醫院在AI領域的探索與實踐始于2019年,當時醫院成立了大數據人工智能中心,并布局了醫院數據中臺,致力于數據資產建設和閉環管理規則制定,以及人工智能應用的推進。六年來,醫院陸續推出上海市便捷就醫數字化轉型3.0大模型等創新技術。
ChatGPT大模型應用興起后,中山醫院已經和多家院校及創新科技企業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前沿探索,在體檢報告自動生成、電子病歷輔助書寫、醫護數字人、多模態影像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當前,DeepSeek引領大模型應用熱潮,中山醫院信息與智能發展部已部署并逐步應用了相關大模型。在醫教研等多個方面,醫院也在積極探索智能體應用。顧建英表示,隨著觀心大模型CardioMind的發布,醫院將陸續推出更多大模型,進一步推動醫院學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建設成為首家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顧建英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周儉透露,中山醫院在干部大會上多次明確提出,必須積極擁抱AI技術,否則將面臨被時代淘汰的風險?!福粒赡壳吧胁荒苋〈t生,但善用AI的醫生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他表示,醫生用好AI這個健康助理,將顯著提升診療質量、診療效率,真正推動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最終惠及廣大百姓。
周儉表示,該款大模型發布只是一個起點。未來,中山醫院將不斷優化系統功能,提升診療效率,推動整個醫療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為廣大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周儉
復旦大學教授、上??茖W智能研究院院長、無限光年創始人漆遠表示,這一系統融合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豐富的臨床數據、診療經驗和上智院-無限光年聯合實驗室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共同攻克技術難關,在輔助診斷、治療決策支持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不僅體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和醫學應用的深度結合,也體現了跨學科合作在推動醫療健康領域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復旦大學教授、上??茖W智能研究院院長、無限光年創始人漆遠
醫生應重視AI提出的建議
避免因知識局限導致的誤診或漏診
假如AI的建議和醫生的判斷不一致,臨床醫生該怎么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錢菊英指出,醫生被授予了行醫資質,就應當對其診療行為承擔相應責任。因此,在診療過程中,如果AI提供的建議與醫生的判斷存在差異,應以醫生的診療意見為準。
但是另一方面,醫學領域亞專業日益細化,醫生的知識可能存在局限,對于指南的掌握也可能存在滯后。錢菊英指出,因此,醫生應重視AI醫生提出的建議,借此反思自身知識更新是否及時,以避免因知識局限導致的誤診或漏診問題。觀心大模型CardioMind作為醫生的得力助手,能夠幫助醫生提升診療效率、減少醫療錯誤。通過人機協同,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錢菊英
人工智能應用下的醫學倫理問題也備受關注。顧建英表示,在探索大模型應用的同時,中山醫院也高度重視患者隱私和數據安全,會逐步形成完善的管理規范,確保每一位患者的權益得到尊重,推動醫療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規范化應用。據悉,面對數據安全問題,研發團隊建立了嚴格的數據防火墻,患者隱私信息經加密處理后完全匿名化。
據了解,當前觀心大模型CardioMind尚在測試階段,預計2025年5月份發布正式版本。
葛均波表示,目前,「AI心醫生」主要通過文字輸入進行詢問,未來將實現語言識別功能的升級,無論是粵語、上海話,還是其他地區方言都能準確識別。醫生只需給出提示,系統便會詳細指導接下來的診斷、處理步驟及潛在風險,大幅降低錯誤率,「當然,醫生仍需進行最終審核,確保醫療安全」他強調。
未來,觀心大模型CardioMind將在基于患者個體特征的治療決策支持、通過機器學習預判疾病進展風險、結合影像數據輔助手術規劃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與優化,將三甲醫院頂尖專家的經驗轉化為可復制的「數字診療力」,助力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我們并不追求完全替代醫生,而是希望通過技術輔助提升診療效率、診療質量?!垢鹁ㄖ赋?,今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智能醫生功能將越來越強大,助力醫療機構消除漏診、誤診,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有效的診療。
當「AI心醫生」在發布會現場流暢解讀著復雜病例,醫療AI的進化軌跡愈發清晰:從輔助工具到協作伙伴,從技術概念到臨床標配。在這場由頂尖醫院領跑的智能化革命中,心血管疾病診療的「中國方案」正書寫著智慧醫療的新范式。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