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 者 按 越來越多醫院正從單科診療模式走向資源整合,「自帶」打破??票趬緦傩缘模停模阅J?,已成為大勢所趨。然而,MDT實踐知易行難。其在落地過程中仍面臨機制建設、利益協調、流程再造等多重挑戰。健康界特別策劃「管理創新引領腫瘤MDT發展」系列報道,探討共性話題、發掘典型案例、傳播有益觀點,構建多維賦能平臺。本文將帶您探索一家獨具特色的三甲醫院「腫瘤中心」建設實踐范本。
多學科診療(MDT)模式的重要性,早已在業界形成共識。然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MDT在實際運行中卻屢屢碰壁。
分散于各科室的專家團隊通常面臨三大難題:時間協調難--各科室排班有差異,專家難聚齊,會診效率低;執行偏差大--討論結果常因科室利益或行政壁壘等因素難以完整落實;治療連續性差--患者輾轉于不同科室,易因銜接不暢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面對腫瘤MDT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業內普遍意識到,「腫瘤中心」建設或可另辟蹊徑。
在前期充分調研、協商、規劃的基礎上,2023年5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麗水市中心醫院)在全國率先創建了實體化運行的腫瘤中心,以物理資源整合、機制創新和學科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高效、可持續的MDT實踐路徑。從此,患者無需因治療方案調整輾轉不同診區,在同一個病區內就能實時接受腫瘤MDT服務。
據了解,該院腫瘤中心成立以來,相關病種的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從原來科室的0.44提升至0.63,次均費用從1.48萬元降至1.36萬元,平均住院日下降0.83天,四級手術量同比增長65.4%,患者滿意度提升至99.68%。此外,相關科室新開展了20余項臨床試驗項目,總項目經費達3000余萬元。
該院如何以「實體化腫瘤中心」建設為突破口,通過多學科深度融合和機制創新,探索出特色發展路徑?
破舊立新
從「虛擬討論」到「實體整合」
麗水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的建設,源于對傳統診療模式和MDT困境的反思。
該院腫瘤中心主任涂建飛告訴健康界,早在2012年,醫院就嘗試引入MDT模式。但在將近10年的實踐中,患者體驗與治療效果有限?!赣捎趨⑴cMDT的醫生分屬于不同的科室、隸屬于不同的行政體系,有時候較難聚集在一起開展MDT,執行上也容易出現較大的偏差?!顾硎?。
基于MDT的種種問題,在長期的臨床和管理實踐中,該院黨委書記紀建松逐漸萌生了一個設想:將各種治療手段整合到一個中心里,使得MDT更加便捷、常態化。為此,他發起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探討如何整合腫瘤相關??频牧α?,打造一個實體化的腫瘤中心。
如此,一方面可促進各專業之間深入交流與合作,使醫生們更全面了解各種治療方式,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合適的治療方案;另一方面,中心還可以集中收治某些病種,匯集相關病種數據,開展更多臨床研究工作,進一步提升醫療水平。
基于如此設想,在充分調研、協商、規劃的基礎上,醫院于2023年5月啟動實體化腫瘤中心的運行,力圖探索建立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為鏈條的診療模式。不同于過往虛擬的MDT模式,中心以器官系統為軸心重構診療單元,將腫瘤相關科室按病種關聯性進行物理整合。每個病區配備完整的多學科團隊,實現「空間共融、人員共管、資源共享」。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麗水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
然而,要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涂建飛介紹,腫瘤中心先是將腫瘤內科、放療科、介入科、呼吸科一部分等8個相關病區進行整合,便已涉及約70名醫生、100多名護士,如何將這些科室全部打亂并合理重建,醫院前前后后討論了將近一年多。
「我們也調動了前一年所有腫瘤診療相關數據,根據病種的患者數量和接近性,看相互之間如何組建比較合適」,涂建飛介紹,最后形成六大亞??撇^,分別是頭頸食管中心、胸部中心(2個病區)、胃腸中心、肝膽胰中心(1.5個病區)、腫瘤中西醫結合病區(0.5個病區)。
談及這些病區的組建思路,涂建飛告訴健康界,胸部中心的2個病區,部分是由呼吸科的肺癌部分獨立而出形成,收治肺結節與肺癌患者;頭頸腫瘤和食管癌患者相對較少,但是二者加起來可以組建為頭頸食管中心,泌尿生殖乳腺中心的組建也是同樣的道理;考慮到部分患者需要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所以組建了腫瘤中西醫結合病區。
無縫協作
腫瘤中心實現MDT全覆蓋
建立腫瘤中心后,每個中心配備獨立的多學科辦公室,原本分屬不同科室的醫生坐到了同一個辦公室里,「轉身即可與其他專業同事面對面交流,一聲招呼,就可以一起討論病情」,據涂建飛介紹,碰到疑難復雜病例,分中心可以快速召集大中心其他相關??频母吣昙夅t生,專程組織討論。
如此,中心內部基本上實現了MDT的全覆蓋,且MDT能更加方便、高頻率地進行。
腫瘤中心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治療方案調整更快。涂建飛介紹,過往MDT討論后,如果一些患者由于病情變化需要更改治療方式,由于??浦g的壁壘或者利益因素,可能會繼續留在原科室進行治療;現在不同??凭驮谝粋€病區,如果患者需要更換、增加治療方式或者出現并發癥,可以及時通過多學科的力量進行處置。
腫瘤中心的建設需要循序漸進。涂建飛坦言,當前中心并未將外科整合進來。那么,腫瘤中心與外科之間,是否會出現「搶病人」的問題?
他表示,腫瘤中心也開設了單獨門診?;颊咴陂T診完成檢查后,根據情況評估適合留在內科還是外科,「如果病情適合手術,會直接轉到外科;如果暫時不能做手術,就先到腫瘤中心接受治療,如果經過治療后病灶縮小、分期降低,也會轉到外科進行手術?!菇涍^一段時間的磨合,腫瘤中心當前已經實現平穩運行,和外科之間也實現比較密切的輪轉。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麗水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門診
機制革新
「中心制」管理激發活力
腫瘤中心組建后,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作為一個較為復雜的多學科整合體系,如何既整合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又有利于學科發展的活力?
醫院不斷創新機制,進行系統性重塑,推出了「中心制」的管理制度--對外統一為腫瘤中心,對內按病區分權,分中心主任負責臨床質量與科研管理和大部分人財物;大中心統籌學科發展規劃與人才調配,比如,涉及到放療、介入、腫瘤內科等全中心需要調用的人員,由大中心進行統一分配。此外,大中心還要負責中心內部人員的輪轉學習。
「大中心并非科室機械合并,而是通過融合實現學科特色化發展,在協作中激發創新?!雇拷w強調,腫瘤中心通過制度設計打破專業壁壘:一方面,鼓勵醫生突破單一專業領域進行發展,比如腫瘤內科醫生經系統培訓后可參與介入操作,放療科醫生能介入靶向治療方案制定;另一方面,要求青年醫生必須完成跨病區輪轉,通過全程參與不同亞??圃\療,培養全局視角和復合型能力,而非局限于單一病區。
腫瘤中心構建了立體化學習體系--除各分中心常規內部培訓外,大中心每月組織跨學科聯合學習會,一方面由各病區輪流匯報學科前沿進展,另一方面基于真實病例開展MDT實戰研討。通過高頻次、強交互的學習模式,使醫生逐步形成更加全面、規范的診療思維。
系統性培養機制帶來的改變,直觀可見。涂建飛介紹,以肺癌合并肺動脈破裂出血為例,腫瘤中心運行前此類急癥在腫瘤內科較為常見,整合后通過多學科預警和聯合干預機制,使得大出血發生率近乎歸零,患者中位生存期顯著延長。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麗水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涂建飛
科研突圍
從全國標桿到走向國際
實體化腫瘤中心運行一年多時間后,麗水市中心醫院中心CMI值、四級手術量等多項指標顯著提升,與此同時,病種富集與多學科協作也為科研注入新動能。
過往由于病種比較分散,學科沒有突出優勢,臨床研究較難開展,「中心制的整合后,腫瘤相關病種富集了,突然發現很多病區開展臨床研究,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GCP(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入組數目、效率較之前有了明顯增加?!雇拷w表示,更關鍵的是,基于互相融合的基礎上,中心各學科形成了更多特色技術,也使得這些技術能夠高效應用,給患者帶來更好的獲益。
以胸部中心為例,該中心主要以肺癌為研究重點。他介紹,在國際上,肺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藥物的開發、放療、靶向治療、化療和免疫治療等方面,各大中心在這些領域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
相對而言,麗水市中心醫院在介入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胸部中心的研究依托介入技術,結合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設計多中心、前瞻性的臨床研究項目。憑借介入技術優勢和患者資源,醫院已在全國范圍內牽頭開展多中心肺癌臨床研究。
由于整合,團隊科研通過聯合攻關,部分成果在國際舞臺得以展現。以2024年為例,中心團隊成員在GEST等國際會議發言8人次,兩篇文章被世界頂級腫瘤大會ASCO、ESMO大會錄用為Poster。正是得益于腫瘤中心的實體化整合,使得這家醫院在某些技術和科研方面,已經具備了與頂級醫院同臺競技的底氣。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