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發布《關于開展門(急)診診療信息數據報告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要求開展門(急)診診療信息頁數據報送工作。
通知要求開展門(急)診患者診療的二級以上醫院,門(急)診病歷書寫內容按照通知相關要求將門(急)診診療信息頁數據上傳至國家醫院質量監測系統(HQMS系統)。
門(急)診診療信息頁上報端口將于2025年4月1日開放,數據報送時間為:2025年4月30日前將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門(急)診診療信息頁數據上傳至HQMS系統。2025年5月起,每月15日前完成上一個月門(急)診診療信息頁數據上傳工作。
門(急)診診療信息數據的重要性
門(急)診診療信息頁內容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就診過程信息、診療信息以及費用信息4大類72項信息,是患者在門(急)診就診期間產生的各項信息匯總形成的反映患者本次就診過程的信息摘要,也是醫療機構進行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服務精細化管理的關鍵依據。同時,海量的醫療數據信息,可為醫學研究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推動醫學科學進步。
相關數據或將作為醫療機構校驗、公立醫院績效監測、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和醫院評審評價等工作的參考依據,因此,門(急)診診療信息頁數據報送工作切不可輕視。
現狀分析
門(急)診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診療人次占醫院總診療人次的90%以上,數量巨大,但目前多數醫療機構對門急診病案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專門的門急診病案管理部門,患者信息記錄缺失、內容簡略或未在規定時間內記錄等情況時有發生。此外,醫療業務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多源異構,難以高效數據采集、共享,加之部分醫院門急診病案信息化程度不高,電子病歷系統存在操作困難等問題,加大了門(急)診診療信息頁數據采集難度。
在此情形之下,如僅僅依靠人工進行采集、質控、填報、分析,難以確保門(急)診診療信息頁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
為提升門(急)診數據質量,實現精細化管理,門(急)診病案管理系統與醫院現有系統對接匯總并生成完整、精準的門(急)診診療信息頁。系統支持與HIS等多系統進行對接,并基于質控引擎、上報中心等實現門(急)診診療信息頁的采集、生成、質控、上報、分析等。
保障門(急)診病案首頁數據質量,實現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對于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